显示标签为“阅读”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阅读”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6年11月25日星期五

读书摘要,杂书

《像导演一样思考》

"对说故事而言,有一种本能是不可或缺的:发现观众喜好的能力。不论是去村庄、医院,或是开放的田野,他们总得重新学习如何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 双重观点:其中一个观点是深入剧本的世界,通过探究与同情剧中人物最深的欲望和弱点来发掘它的活力;另一个观点则是把焦点集中在结构上。"

"不过,就和每一种艺术形式一样,光有技术根本不够。一个导演要成功,必须具有创造力、创作才能、直觉以及最重要的----热情。 "

"正如演员一站上舞台就应该图谋不轨(an ax to grind,或者说“具有强烈的企图心”),导演艺术家“必须有话要说”。这些话不需要是社会或者政治宣言,也不应该替代或高于戏剧本身要说的话。必须有话要说,指的是传达一种独特观点的热情。因为有话要说,所以说故事,所以当导演。"

"戏剧是由一连串有意的行为和活动交织而成,因此,追求某个目标或欲望的具体情节,是深入剧本的持续不变的通路,对大部分的演员和导演来说,也是最清楚的通路。故事情节是一出戏的内在机制和引擎,确认情节对于形成完整的概念和指导演员都是至关重要的。你一旦破译了每一场戏的情节,整出戏整体的情节(或说目标)就会浮现。如果你有效地明确表达每一个情节,两个(或两组)主要角色的目标就会形成核心冲突,这就是叙述故事和传达概念的关键。 "

《心理学》

大众对心理学的初步接触,通常会是以各种**效应**开始,然而这些效应只是一些边角料,真正阅读心理学的教科书时会发现,我以为我看的是心理学,但是看了差不多半本了,基础的部分基本上是在学生物学、生理学的感觉。但是奇怪的是市面上看到的诸多心理学文章都会感觉是偏主观的鸡汤心理学的感觉,这大概和科普和民科的关系类型:由于人类对特效药的迷恋,导致很人都以为这是一个万能的钥匙,似乎扯上心理学就是心理学了。然而正经的心理学教科书对每个问题都会尽量同时从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等多角度,基于科学的观察、对比试验小心翼翼的给出它切实能得出的结论,并且时刻不忘提醒其不适用的情况。我觉的这才是一门科学所应该有的态度,而不是“人人都是心理学家”那种单样本的、经验主义的、中医式的武断。

《沉默的大多数》 

去泰国的来回飞机上翻了一遍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以前在博客园看到一位园友摘录了一些片段,读来感觉文字很有意思,就买来一读。 这是一本杂文集,每篇针对一个生活中的话题来说,作者常常引用中式的和西式的哲学并作对比(常常出现的是罗素),引用科学人物和品名,引用作者七、八十年代的经历,通过逻辑上的正反面推导,通过在常识上的信与不信,人物上的大与小的讨论,通过这些展开一个小话题,当其完毕,即结束一篇。 我一开始以为《沉默的大多数》会在思辨中讨论大多数人为什么沉默之类,然而并不是。

以我的理解,作者表达的反而是沉默的大多数之沉默的一面是人性的一面,自由和平等的一面,因为话语即权利,沉默的大多数那不所表达的一面则恰恰是对话语的内在抵制:“虽然不说,但别以为大家都是傻瓜”。逻辑摆出来,是马是驴还是骡子,道理还是可以讲的清楚的。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无论是用一种错误反对另一种错误,还是以道德和价值遮掩事物本来的面目,亦或者自以为是的救世主情结,以及对一个错误的东西专研也能成为专家,甚至追求一本万利的银弹,包治百病的良方...此中种种,“世间百态”在逻辑面前其实都是纸糊的。 沉默的大多数人,(他/她)们只做(他/她)们自己。

泰国简要记录

我们在曼谷,那个城市是旅游城市,很多中国人和欧美人在那边,我们就去了好几个寺庙(卧佛寺、黎明寺..)和大皇宫、木柚宫,等,湄南河的船运也不错,泰国是一个典型的贫富差距巨大的城市,天铁左右50米内比较豪华,大广场和香港也差不多,但是往外200米,就能到乡下的感觉。公交车比较老式,突突车(三轮)和摩的到处都是,速度很快,但他们的的士居然都是全新的丰田的。泰国的水果非常丰富,基本属于不缺,所以水果的质量根本不用担心,芒果和椰子比国内的好吃很多。他们吃沙拉比较多,蔬菜直接切碎生吃,食物加一些香料,不过我们吃不大惯。泰国的天铁,和厦门的BRT类似,不过是轻轨火车,买Rabbit卡一张,充值即可用。有一次我们4个男的从卧佛寺一路随便走,被一只狗给吓住,估计是语言不通,不让我们过去,我们只好往回走,看到有经过的泰国人尾随跟他们一起过去,场景堪比周星驰演的情节。